搜索
检察信息化 首页/ 检察信息化/

主动作为积极拓宽民事检察监督新领域

时间:2022-04-20

来源:红兴隆人民检察院

作者:王冬梅

编辑:刘嫦

录入:红兴隆院“刘嫦”

审核:韦平

【字体:  
       2022年初,红兴隆人民检察院所属辖区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进行实地走访排查案件线索,导致案件数量同比下滑。为解决这一不利因素,第四检察部转变办案方式,探索民事检察网上监督新领域,积极开展对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专项监督工作,随“疫”而为,转变工作模式,开展线上监督,主动开拓民事检察新业务。三月以来,已受案审查并提出检察建议12件,法院采纳回复整改完成5件。

       一、主动作为,拓宽网上监督

       为拓宽民事检察监督新领域,第四检察部集中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结合实例,逐条学习、剖析、研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深入领悟法条法规,吃深悟透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情形。同时,依职权开展对2019年以来的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专项监督工作。裁判文书公开是落实司法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司法公信力,彰显司法自信,也是司法走向公正和透明的标志,在公开过程中,若不能依法、规范适用,将存在侵害或泄露诉讼当事人个人隐私的风险。红兴隆人民检察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民事检察新职能,已完成368条民事裁判文书的筛查,发现有49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诉讼案件的裁判文书存在违规公开问题,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案、离婚纠纷案的大量个人信息和隐私被严重泄露。

       二、精准监督,检法互利共赢

       针对存在违规公开的49件民事诉讼案件,办案人员通过对数据的排查和违法违规问题的分析,归类,将所有违法违规的问题全面精准指出,用个案和类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5个检察建议书送达法院。并与辖区法院就裁判文书公开侵害个人信息与隐私问题联席座谈研讨,双方达成严把案件质量关的共识。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全部采纳检察建议,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删除并撤回已公开的问题案件,并组织全体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再次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以及文书上网和操作流程,准确掌握裁判文书不公开的情形及文书公开技术处理规则,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确保公开的裁判文书符合规定。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红兴隆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落实“防疫监督两不误”的工作要求,充分运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平台,做好网上监督工作,让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不因“疫”而“逸”。同时加强检法交流,互学互鉴,拓宽监督领域,不断提升监督水平,凝聚司法合力,构建良性互动工作格局。

版权所有:红兴隆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红兴隆人民检察院 邮编:150090